1)第67章 看信,寻找人才_四合院:从八十年代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房间里,

  王建军打开麻袋,

  开始看信。

  来信太多了,全部看一遍,是不可能的事。所以,王建军决定,找一个差不多的人就行了。

  王建军一封封的看下去,发现应聘的人,有初中学历的,有高中学历的,甚至有大专学历的。

  大专生,

  在八十年代就是天之骄子,

  一毕业就分配到单位去,

  成为干部,

  或者是高级技术员。

  没想到,

  他们居然也写信过来,

  这就让王建军有些惊喜了。

  看来金钱的力量是无穷的,月薪2000元,这个超高的工资,让很多人心动了。

  此外,

  王建军还发现,

  这些应聘者里面,

  有很多是大姑娘,

  她们的学历都不低。

  王建军都搞不懂,为什么有这么多姑娘,想当厂长。估计她们对各种漂亮衣服有兴趣,所以就想当厂长吧。

  “没想到啊。”

  “在八十年代。”

  “还有这么多的人才。”

  王建军看着信,

  心里暗暗惊叹。

  现在,虽然国家整体文化素质不高,但是十多亿人里面,还是有很多人才的。

  王建军一封一封的看下去,他想要的人,是有管理经验的,至于学历方面,并不是很重要。

  不过,

  在八十年代,

  有管理经验的人才,

  比大学生还要少。

  这种人才,一般上都是国营工厂的领导,收入都不错,他们日子过得好好的,根本不考虑辞职。

  此时,

  一封信,

  引起了王建军的注意。

  写信的人名叫吕光荣,此人43岁,高中学历,当过国营服装厂的厂长,非常有能力。只不过,他老婆生了三个女儿,导致超生,被开除了。

  “这个人居然当过厂长。”

  “这倒是少见。”

  “明天就见他一面吧。”

  “如果合适的话,就他了。”

  王建军心里,

  对吕光荣的简历还是挺满意的,

  当过服装厂厂长,

  这说明,

  吕光荣是一个挺有能力的人。

  不过,

  到底要不要他,

  还要见面才知道。

  王建军看过了,这吕光荣的老家,就在京城郊区,乘坐公共汽车,再走两里路就可以到了。

  ……

  城效,

  一间破烂的瓦屋外,吕光荣拿着一把大斧头,

  正在努力的劈柴。

  吕光荣三十五岁,就当上了国营服装厂厂长,要身份有身份,要地位有地位,简直就是春风得意。

  吕光荣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儿子,他老婆一连生了三个女儿,但就是没有儿子,想找个人传宗接代都不行。

  吕光荣就不服气了,

  准备继续生,

  一直生到儿子为止。

  计划生育是从1982年开始的,刚刚实行的时候,很多人都不重视,他们一直都是想生就生。

  人多力量大嘛。

  在七八十年代,生两个孩子都算少的了,绝大多数的家庭,都会生三四个孩子的。一些农村家庭,甚至生十多个孩子。

  请收藏:https://m.bq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