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5章 看工坊杨烈说焦炭_重生一千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既然换取了救护手册,自然杨烈也不会忘记粮食种子,虽说如今的大汉,所种植的依旧是谷,麦,豆,黍这些东西,但杨烈可是知道,后世的种子经过了多次筛选之后,产量绝对比当今的种子要高,而且好成活。

  当然了,在万世这个奸商面前,交换是免不了的,但杨烈也算是拥有整个大汉皇家朝廷典藏的富人,在乎那些被坑的书籍典藏么?换就是了,只要有用。

  就这么的,大致解决了粮食种植的问题以后,杨烈依旧在为那些伤兵发愁,尽管有了救护手册,但如今识字的人可是不多,而且那些读书人把有些职业直接当做下贱之业,让他们看看医书倒是可以,要让他们去为那些伤兵治病,可就是千难万难了,不想和读书人士人阶层作对的话,杨烈最好还是别去招惹这些人。

  无奈之下,杨烈只能一边自己带领一些挑出来的心细手巧的军士,给那些伤兵先把营房以及伤兵营里面的环境做好,在吧每一个伤兵的身体,用开水洗刷一遍,用上一些伤药,再用干净的煮过的麻布包扎起来,维持原状,不让伤势进步恶化,一遍大力招募一些原本的草头郎中,还有识一些字的穷人流民,让他们加入伤兵营,和那些不识字的草头郎中一起,钻研救护手册,试着救治那些伤兵。

  由于如今药物的匮乏,什么麻药这些根本没有,从万世那里换取,光是巨大的数量,就让杨烈卖身都不够,也只能是依旧让那些伤兵硬抗。

  每日里的伤兵营里面,惨叫不断,连附近的野狗都惧怕这种恐怖的动静,跑得老远不敢回来。让杨烈看了,怎么都感觉有着一种拿人体做实验的集中营的感觉。

  不过,即便是这样,也有着许多只是外伤,稍微感染的伤兵日益好转,看在那些还没有起色的伤兵眼中,这就是活人无数的大善人。尽管给他们救治的时候,依旧哭天喊地,但一旦过了忍受不住的时候,却依旧口口声声感激杨烈和鲍鸿。

  就是这样,杨烈也觉得忍受不了,干脆眼不见为静,直接吧大有好转的徐荣弄来,做了伤兵营的校尉,自己借口查看渑池那里的铁业作坊,直接离开了洛阳。

  渑池,是洛阳西面的一做县城,渑池之名来源于古水池名,本名黾池,以池内注水生黾(一种水虫)而得名。上古属豫州,西周时为雒都边邑,春秋时属虢、属郑。战国时韩灭郑,渑池属韩。周赧王三十六年,秦赵会盟于西河外黾池,至今仍有会盟台于渑池县城附近。

  而渑池这里多硫铁矿,加上这个视乎,已经掌握了用石灰石降低炉温和脱硫技术,所以,渑池这里,也就成了大汉官营冶铁的一处作坊。距离渑池并不远的宜阳杨氏也在这里,收买铁官令,有着一座自家掌握的铁业作坊,用

  请收藏:https://m.bq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