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六章 外强中干_残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无完人,有的人在某一方面造诣很高,但同时有一身的臭毛病,做出的事情往往令人不齿,就比如这个王夫之。

  不过那都是将来的事情,王夫之现在只是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举人,初次见面,他品性如何暂时还看不出来,汪克凡也懒得管那么多,随口询问了几句他的家世学业,就和其他的举子说话去了。

  这些举子来见汪克凡,一是出于礼貌,二是为混个脸熟,官场上同乡之谊是非常重要的纽带,汪克凡既是封疆大吏,又是湖广人,既然在半路上碰到,这些湖广举子当然要来拜山门……他们马上要参加会试,如果能跃过龙门,能结识汪克凡这样的朝廷大员当然是一件好事,如果落第的话,也可以到汪克凡那里谋个差事,以举子的身份踏入仕途。

  所以在汪克凡面前,这些举子都尽量展现自己的能力。

  来之前他们就做过功课,知道这位提督操江是武将出身,对八股制艺肯定不感兴趣,举子们就针对时局各抒己见,对湖广军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抨击。不过他们的观点都比较偏激,集中在吏治和军队管理方面,似乎只要搞个廉政风暴,把贪官污吏杀光就能解决问题。

  看他们再说不出什么新意,汪克凡就把话题拉回即将举行的恩科,对几位举子勉励一番,又赞助了几十两银子,打发他们走人。

  这几位举子的见识都比较平庸,或者说只会玩嘴炮。虽然高谈阔论,针砭时弊。却没有具体的解决方法,汪克凡对他们不感兴趣。

  大明的吏治积疴难返,官场上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潜规则,只要是体制中的人,想办成任何一件事情,都要遵守这套潜规则,否则就会寸步难行……日积月累下来,所有的官员屁股都不干净。只靠杀头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但是通过这场谈话,汪克凡也得到了很多信息,对湖广的最新情况有了直观的了解,再结合他掌握的其他情报,汪克凡得出结论,湖广的形势比预料中更糟糕。

  从崇祯十七年开始,清军几次南下都没有把主攻方向放在湖广。明军也因此在湖广处于优势,如果能抓住这个机会迅速发展,湖广本来可以成为一块坚固的抗清根据地。

  但可惜的是,何腾蛟经营湖广数年,始终忙于弄权,在军事政治和经济等方面都问题多多。

  在政治方面。何腾蛟对隆武朝廷阳奉阴违,和湖北巡抚堵胤锡貌合神离,还热衷于插手贵州东部,试图扩大自己的地盘……因此就造成了这样一种后果,湖广在南明政权中非常孤立。而湖南湖北之间又有矛盾,官场中派系林立。内斗不止,对抗清斗争的严峻性没有深刻认识。

  在军事方面,何腾蛟先是大肆收编军阀,比如刘承胤、黄朝宣、张先壁之流,后来发现这些军阀不好用

  请收藏:https://m.bq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