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节 急思对策_工业化修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go--连实验室制取方法都没有掌握在手中,仅仅凭借手中稀少的成品,领导就匆忙发表论文,根本不符合这些年老成jing的政客的行事风格。如此急功近利的做法,一定是建立在材料测试表现优异的基础上的。论文里说已经快摸索到工业化制取的完美设计,明显就不是吸引项目投资的做法,而是想先声夺人,为成功之后的专利申请扫清障碍。

  马行舟这会已经醒悟到灵宝材料在其他方面的价值。如果领导在论文里面说的没错的话,这种材料的粉末颗粒适合激光烧结,就意味着这是一种全新的立体打印耗材。而且,作为资历深厚的老政客,对一个刚入行的小年轻这么循循善诱,看上去似乎是在提携后进,但马行舟能感觉到其中的迫切得到这种材料制取方法的意味。

  肯定是这种材料在立体打印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譬如说颗粒jing细度影响到的成品jing密度,以及成品材质的坚韧程度等等,甚至还有其他马行舟目前还不知道的优点。仅仅他知道的特xing,就意味着这种材料从国防到民用的广泛应用价值。还真让周妍慧想对了,这种材料已经具备极大的战略价值,已经不是下金蛋的母鸡那么简单了。

  用脚拇指思考,也能想象出领导接下来会怎么做。一方面他会让自己最亲近的人甚至是他自己,对研究所进行投资立项,另一方面,继续以马行舟违规记录为把柄,迫使马行舟放弃专利要求,甚至可能的话,连补偿都不需要有。

  而作为鲜嫩的马行舟,在有小辫被人抓住的情况下,可能根本不敢多做要求,说不定还会主动的加快研究进度,以求获得领导的宽宥。

  敷衍了领导之后,马行舟没有继续在研究所多待,而是立刻回到他租的小院,然后就是在书房进行没限制的思考。

  首先,作为项目的挂牌领导,像政客多过像科研人员。整个项目都是马行舟和王志两人根据领导的大纲去完成的,而项目大纲更像是根据国外的科研论文改编,而所谓的成果更是停留在实验室内,工业化的问题根本没有解决。这样一个政客怎么可能会去在意那一小包材料?

  马行舟记得自己是将剩余的材料放在待回收物品柜子里,修真者的记忆是不可能出错的。领导是怎么在那么偏僻角落和那么多小包中,准确地找到这包材料的呢?

  研究所的管理是比较严格,可是从那么多登记再按的物品中筛选?领导有那闲工夫嘛?好吧,唯一可解释的,就是另外一个助手王志告密。

  王志和马行舟是去年下半年同时进入研究所的,两人年纪相当,和马行舟同样没有后台,不过因为王志是本科毕业,所以要到今年下半年才能正式转正。

  王志告密的

  请收藏:https://m.bq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